知名自閉症畫家李柏毅今天代表台灣在羅馬參加「多元共融雙人水上芭蕾世界盃」,勇奪第2名佳績。他特別以布農族音樂與原民服飾參賽,盼社會更尊重身心症患者與多元文化。 李柏毅是位在台北的百年老店「明星咖啡館」(Astoria)第3代,他在1歲半時被診斷患有重度自閉症,美國與台灣的醫生曾宣告他這輩子都不可能融入社會、過正常生活,但他與母親簡靜惠攜手努力,在繪畫、游泳、音樂等領域開創精彩人生。 李柏毅5日上午在羅馬參加「多元共融雙人水上芭蕾世界盃」(World Cup for Inclusive Duet Artistic Swimming),共有6國選手參賽,他勇奪第2名佳績。
🎾聽奧金牌林家文用網球看世界 執教南一中育成
|
剛奪下2025澳網聽障錦標賽(AO25 Deaf Championship)女單季軍、女雙冠軍的網球國手林家文,自2011年首次入選國家隊以來,屢屢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。
林家文於2017年土耳其薩姆松達福林匹克運動會(簡稱聽奧)勇奪女單、女雙金牌,成為臺灣史上首位在聽奧網球項目奪下雙金的選手。2022年巴西南卡西亞斯聽奧,第三度參賽的她,在女單、混雙項目摘下兩面銀牌,並與資深網球國手何秋美搭檔,於女子雙打賽事中再度奪金,完成二連霸。接下來,林家文將以今年11月的東京聽奧為目標,期盼再創佳績,繼續為國爭光。
「夢想不是擁有而是實踐,我正走在實踐夢想的路上。」
談到與網球結緣的契機,林家文笑著回憶,起因於一個愛打網球的爸爸。「從小爸爸就會帶我去球場看他打球,有一次我蹲在旁邊玩球,一位姊姊問我要不要試試看,沒想到打到球的瞬間,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。」從此,網球夢想在她心中萌芽。
閱讀全文 |
林口運動中心射擊場的落成,為身心障礙人士提供更舒適的練習環境,每週一天的專屬時段,更有國家級教練駐點指導,即使是「零基礎」想參與射擊運動,也能前來參與,一起感受射擊運動訓練的樂趣,進而吸引更多心血加入身障射擊的行列。
過去北部身障射擊因場地因素,僅以南港運動中心為主要據點,2019年底新北市林口運動中心正式啟用,館內的空氣槍射擊場空間寬敞,設有足夠大眾使用的20個靶道,其中10個靶道(包括兩道與國際賽接軌的電子靶)進行無障礙設計,將靶道加寬至1.4公尺,讓身障選手無論是移動或是射擊都能有更舒適的活動空間。
杭州亞帕運射擊國手林威佑就是新北市在地人,接觸射擊超過6年,在林口運動中心落成之後,能夠更就近地投入射擊訓練,加上寬敞的空間,讓他在訓練上也十分有感,不僅不需要與一般民眾輪流使用,更適切地滿足雙方的使用需求。靶道距離加寬,對於坐在輪椅或是特製射擊椅上的身障選手來說,也能降低因為距離太近而互相影響的狀況,練習品質大大提升。
閱讀更多 |
Powered by |
|
訂閱獲取最新消息!
中華民國臺灣調適性運動與休閒協進會x阿偉適應體育 週報 Vol.16 16 May 2025 👟穿上球鞋就好,換上泳衣就好。現在開始最重要! . 雙北世壯運明日開幕 104歲林友茂擔任「共融」聖火代表 圖文來源: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組織委員會 104歲的林友茂,年輕時就參與田徑、籃球、排球及太極拳等運動。從50歲開始投身羽球運動,林友茂說:「最享受揮拍殺球的樂趣,以及全場歡聲雷動的氣氛。」也因堅持這項數十年的運動嗜好,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「全球最年長羽球員」,讓林友茂更有信心站上世壯運舞台。本次能參加世壯運開幕典禮,他說是他羽球生涯中很重要的里程碑。 每週固定三天上場練球的林友茂表示:「運動已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。」他鼓勵羽球愛好者平常就要保持體能,並且多多運動。林友茂說,這次參加世壯運羽球「表演賽」,也是雙北市長推薦參與,讓他感到無比的榮耀。 閱讀全文 陪跑的心撐起成長路 台灣開廣x天使心陪伴愛奇兒家庭多走一哩路 圖文來源:Yahoo、好報...
臺適運協會x阿偉適應體育週報 - Vol.15:9 May 2025 🌃還記得那晚的星空嗎 | 成長沒有回頭路 . - 「小勇士離家日」夏日營 報名中 - 蜘蛛人離家拯救世界,小勇士離家學習獨立生活!小勇士們,準備重返烏來德拉楠部落了嗎? 營隊日期:2025/6/28-29 💪「獨立」--跟夥伴一起搭帳篷、抓魚蝦、串愛吃的烤肉食材,培養自信心及提升適應能力。 💦「自救」--夏天到,要盡情戲水就得學習急流自救,培養安全意識也學習團隊合作。 ⛰️「自然」--泰雅原住民文化、夜晚露營觀星、學習傳統狩獵,學會尊重不同文化也尊重大自然。 報名表單 主辦單位:中華民國臺灣調適性運動與休閒協進會 | 承辦單位:阿偉適應體育 ♿️✨ 看見特教孩子的光—臺北市國中特教盃地板滾球大賽感動登場! 圖文來源:臺北市政府教育局...
臺適運協會x阿偉適應體育週報 - Vol.14:2 May 2025 🫰這路上坑坑洞洞,但你不會是一個人過關斬將。 . |ADHD的不專注,是一種天賦!| - 好文分享回顧 - 對於厭惡分明的動動兒來說,不要就是不要!彷彿大腦有雷達警示偵測般地強烈,而那些似乎不討厭的事物就會被寫進「可以試試看」的清單,旁人看來會覺得小朋友對每件事都三分鐘熱度,或許我們不了解他們在那三分鐘是1000%的投入。 多數人沒有這個勇氣可以一直挑戰新的事物、一直從初學者開始,這真的是超能力啊! 或許這種人格特質沒有辦法在單一領域專精且發光發熱,但是我們換個角度可以看到他們豐富且多元的人生,什麼都會一點也是很棒的。 在這邊我想請大家回過頭來反思一下現代教育強調「多元發展」的教育方針,我們究竟是要將人培養成專才還是通才? 文/孝賢(阿偉適應體育) 🏀投出自信三分球 新北國王隊指導特教生 實踐運動平權閃耀光芒👑 圖文來源:屏東時報...